最近,几位朋友转来同一条视频博文,内容是关于一位29岁的女士,为了减肥,清淡素食半年后脂肪肝加重。该内容似曾相识,于是我翻了之前的文章,发现就是去年同一个案例。一个人吃素牵动了千万人的心,而且被反复引用。作为素食者,我倍感受宠若惊,甚至为那些千千万万被脂肪肝困扰的杂食同胞们感到不平。
文献综述表明,非酒精性脂肪肝最主要的原因是总热量过剩。在热量相同时,饱和脂肪酸是主因。根据重庆和四川大学学者完成的大规模荟萃分析,吃肉是脂肪肝的主要风险因素。
下面我们分析一下本案例的情况。首先,这位女士到底是怎么吃的,是否真的像视频中所说的“水煮青菜+糙米饭,其他什么都没吃”,我们不能确定。很多细节经过了转述,甚至“添油加醋”。如果想得出可靠的结论,我们必须进行科学调查来核实。其次,这是一例个案(n=1),即使一切得到确认,我们仍不能据此得出任何结论。
假设她真的在半年内坚持素食,那么她有可能遵循着不健康的素食。现有证据显示:健康的植物性饮食降低脂肪肝的风险;而不健康的植物性饮食,也就是高脂、多加工食物的植物性饮食,反而会促进脂肪肝的发展。
展开剩余73%博主指出,案例的主人公可能是因为蛋白质摄入不足而导致的脂肪肝。这是另一个可能性。因为想减肥,该女士很可能没有吃够热量。有研究发现,当采取每天880千卡的低热量饮食,连续12周之后,并未出现脂肪肝加重的情况或者其他不良反应,反而肝脏的生化指标有所改善。另有研究发现,36小时禁食可引起肝脏脂肪的积累,这可能解释了在极度热量不足、体重快速减轻、神经性厌食和肠外营养时可能出现的脂肪肝加重情况。如果因为节食(而非素食),该女士出现了极度热量不足,那么就应该是这种情况。
博主在视频中引用了几篇论文,但是并没有留下参考文献的详细引述。我们只能根据其描述的文献内容,试图搜索原始文献。
我们发现一篇和视频描述相近的Nature reviews文章,讨论菌群失衡与脂肪肝的关系。但这篇文献并不支持博主“你吃得越干净,菌群就越失衡,脂肪合成反而更强”的观点。
博文还引用了一篇发表于2022年Frontiers in Nutrition的文章。我们无法确认具体是哪篇文章,但有一篇讨论纯素饮食与脂肪肝关系的文章结论是:素食者体内有害物质丰度显著降低,而潜在有益代谢物(包括短链脂肪酸及其衍生物)的丰度则升高。这与该博主的说法完全相反。
博文还提到复旦大学的一项研究,发现遵循“低油+低蛋白+高粗粮”的女性,脂肪肝检出率并未低于普通人群。虽然我们没有找到这篇论文,但是博主所描述的结论,并不能成为“清淡饮食导致脂肪肝检出率高于普通人群”的证据。
该博文还有诸多没有根据的说法。比如“因为吃素把菌群饿坏了,菌群调动身体进入了省电加上囤脂的模式;在热量极少时,也要拼命合成脂肪,以备不时之需,最终导致脂肪肝。” 没有任何的理论和证据支持这种说法。实际上,正因为素食饮食的纤维摄入较高,双歧杆菌和乳酸菌更容易获得营养。这些益生菌的产物短链脂肪酸,会因此而增多,从而保护肠屏障、抑制内毒素入血,提高肝脏的燃脂能力。可见博文所述内容和这些已被证明的事实完全不符。
总之,现在很多营养学科普文章臆想成分太多、事实证据太少,再加上对素食的固有偏见,导致大众对素食的误解越来越深。这不利于缓解我国日益严重的慢病趋势,因为素食已被证明对防治多种慢性病有积极的意义。
参考文献:
[1].Clin Sci (Lond). 2008 Apr;114(8):543-5.
[2].Curr Obes Rep. 2021 Jun;10(2):125-133.
[3].J Glob Health. 2024 Apr 26:14:04060.
[4].Clin Nutr. 2019 Aug;38(4):1672-1677.
[5].Obesity (Silver Spring). 2023 Jul;31(7):1767-1778
[6].Clin Sci (Lond). 2008 Apr;114(8):543-5.
[7].Nat Rev Gastroenterol Hepatol. 2020 Apr;17(4):223-237.
[9].Front Nutr. 2019 Apr 17;6:47.
-END-
【作者简介】
徐嘉博士:《非药而愈》作者,北京大学生物物理学学士,约翰·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生理学博士。2014-2025年期间,健康饮食巡回演讲1600余场,足迹遍及全国200多个城市,现场20万余人受益,200多次知名媒体报道。
发布于:河南省景盛网-景盛网官网-深圳配资门户网-苏州股票配资公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