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起小米汽车,很多本身是小米汽车用户的人是又爱又恨。
爱是因为它确实很帅,从SU7,到YU7,在颜值这一块确实没有一个能打的。而恨的是买车的话,要等太久了,如果订单下的晚,等车一年都正常。
当然,国内还有另外一群人,他根本就不是小米汽车的用户,但是对小米汽车,似乎只有恨,没有爱,一个劲的诋毁,吐槽,讽刺,各种阴阳怪气的。
而对这样的舆论环境,其实让我觉得有点尴尬的,因为在海外,小米汽车基本上一致的得到了大家的称赞,大家都认为这是中国汽车工业的骄傲。
但在国内,很多人却是反着的,没有觉得它是中国汽车工业的骄傲,反而只想打倒小米汽车。
我们先看看海外,比如特福CEO,早就买了一台小米SU7,并不断的在公开场合表示他喜欢这台车,天天开,爱不释放手。
英伟达老板黄仁勋说自己只想买一台小米汽车,还有小米SU7 Ultra重点纽北,参加速度节,都是一致的被国外车手好评,说改变了他们对于中国汽车,电动汽车的印象。
另外像法拉利买了一台SU7 ultra来研究,还有现代等国外车企,也买了小米SU7 Ultra来研究,足以证明,他们有多认可小米汽车了,因为他们研究,肯定只研究比自己强的车,有代表性的、标志性的汽车,这一点证明小米有多强了。
而看看国内,在小米SU7和YU7发布,且一车难求之后,小米汽车在国内的吐槽就没有停止过,什么“绿化带神车”、“车规级纸巾盒”、“黄毛专属座驾”之类的标签层出不穷,故意把用户群体污名化。
表现上来看,似乎就是网友们的一些恶搞,但事实上,大家都清楚,关键是背后有一些友商的推波助澜,毕竟商战就是这样嘛,然后这些言论,又挑动了一些没有思考能力的人,进一步带节奏,这种行为,其实在行业内已经见怪不怪了。
怪就怪小米汽车太火了,抢了太多车企的饭碗,要是小米汽车根本没人买,就是一个小透明,估计就没人这些消息,也没人理他了。
说真的,对于外国人而言,根本就没有什么品牌鄙视链,他们只看产品本身,好就夸,但国内不一样,还有一些所谓的品牌鄙视链,甚至搞出了一些类似于饭圈文化的“车圈文化”,真的是让人很尴尬啊。
景盛网-景盛网官网-深圳配资门户网-苏州股票配资公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